节点文献

富冈多惠子的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金铭

【导师】 肖霞;

【作者基本信息】 山东大学 , 日语语言文学, 2023, 硕士

【副题名】以80~90年代的长篇小说为中心

【摘要】 富冈多惠子(1935-)起初以诗人的身份出道,1970年开始写小说,并作为日本现代女性作家活跃于文坛,是文坛独特的存在。从诗人转型为小说家后,出版了随笔、评论、小说等优秀作品。凭借第一部小说《面向山丘排列》(1971)成为芥川奖候选人,1973年凭借小说《植物祭》获得第14届田村俊子奖,次年凭借《冥途的家族》(1974)获得第13届女流学奖。此后,又陆续获得川端康成文学奖、读卖文学奖、野间文艺奖等奖项,引起文坛广泛的关注。富冈的创作活动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初期(70年代初至中后期)捕捉人的“生”和对近代的“怨恨”主题,以父母和家族的关系为基础创作了极具“私小说”性质的小说。中期(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作者开始关注被视为“他者”的女性,将目光敏锐地聚焦于压抑女性的家族制度以及性差制度,开辟了独特的女性主义文学世界。后期(90年代初期至今)的文学创作形式和主题有所改变,开始写历史小说、人物评传等。其中,尤其是发表于中期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创作特色,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从先行研究来看,日本关于作家富冈的研究书籍有两本,而书评和研究论文约有80篇左右。大体是从各个角度围绕富冈的一部作品,就作家研究、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及语言等方面进行论述。但是,从综合的视角出发,以特定时期的文学作品为中心,探究其女性主义思想的论文并不多见。在中国,由于富冈的作品尚未普及,几乎看不到关于作家及其作品的相关研究。本论文在参考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其8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代表作,主要以描写性制度带来的家庭欺瞒及其崩溃的四部长篇小说《起伏的大地》(1983)、《水兽》(1985)、《白光》(1988)和《逆发》(1990)为中心,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性差理论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并结合富冈的发言和随笔集进行分析,深挖富冈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阐明其文学特色和文学价值。本论文由“序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序言”部分具体介绍富冈的生平和文学活动,在参考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阐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通过回顾明治以来日本女性主义运动与文学的发展,揭示富冈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关系。第二章以作品《起伏的大地》(1983)和《白光》(1988)为中心,详细分析被颠覆的男女人物形象和非日常的性,以此解读作品中作者对性差制度以及性制度的反叛。第三章以《水兽》(1985)、《白光》和《逆发》(1990)为中心,通过分析家族解体危机以及主人公如何摆脱家族的束缚等侧面,集中探讨家族的崩溃。并且从“没有血缘的家庭”和“女性共同体”的构筑分析富冈对后现代家庭的尝试。第四章通过分析作品中出现的隐喻手法以及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策略,探究富冈关注“边缘”的思想。并进一步探讨作品中描写的反抗既定规范的女性及单身女性的生存方式。“结语”部分总结以上四章内容,围绕富冈80年代至90年代的代表性小说进行分析,捕捉其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从而评价富冈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 【网络出版投稿人】 山东大学
  • 【网络出版年期】2024年 01期
  • 【分类号】I313.074;H3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